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10章军粮的问题(1 / 2)

长孙无忌何等人物,一听便知儿子这番话背后的深意。

“冲儿,你拐弯抹角地,是看上了什么买卖?”

“父亲,您忘了作坊城边上那几万亩闲置的地了?当初买下是花了些钱,可这么多年过去,数万贯的本钱就这么压着,实在可惜。”

“这笔钱若是活用起来,无论是建几座作坊,还是添几艘海船,恐怕早就把本钱都赚回来了。”

那片地,确是长孙无忌当年效仿燕王府的手笔买下的。

只是这步棋走到今天,始终是纹丝不动,未见半分收益。

虽说地价略有抬升,眼下出手能小赚个万八千贯,但相较于几年的资金沉淀,这点利润实在不值一提。

难怪长孙冲会动了卖地的心思,毕竟这前景瞧着着实是有些渺茫。

“你说的也有道理,此地留在手里确实不如变卖了划算。那就卖了吧,正好拿出一万贯去购置茶园,再用余下的钱去岭南扩大甘蔗的种植,倒也是个稳妥的营生。”

长孙无忌稍作权衡,便允了儿子的提议。

他隐约觉得,李想在作坊城囤积的土地远胜于他,必有深意,自家这块地若能耐心持有,长远看或许另有他用。

可这一等就是数年,终究是耗不起了。

如今长孙家处处需要用钱,变现也是无奈之举。

“那……孩儿明日就让管事去物色买家。”

长孙冲心中一松,他还真怕父亲会驳回这个提议,毕竟这等于是在质疑父亲当年的决策。

“不必费那个力气了。”长孙无忌眼光老辣,“这片荒地,除了燕王府,我料想记长安城也找不出第二个真正感兴趣的买家。旁人即便拿得出这笔钱,也未必有这个魄力接手。我们长孙家的人,总不能跟钱过不去。”

他虽然看不透李想的局,但也笃信,旁人更看不透。

如此一来,这块地的归宿,除了燕王府,还能有谁?

“又是燕王府……”

长孙冲的脸色顿时变得五味杂陈,眼神里写记了无奈,却又带着一丝早已习惯的认命。

在燕王府手上吃过的亏太多,他几乎已经麻木了。

也罢。

他心想,卖给燕王府就燕王府吧,好歹能赚上一笔,不至于落个亏本的笑话。

……

中秋一过,秋粮陆续归仓,京城的粮价也随之应声而落。

贞观十五年又是一个丰年,然而这份喜悦却未能吹散段志玄眉间的愁云。

作为大唐皇家军校新上任的后勤科主官,他正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头疼。

皇帝李世民将北征薛延陀前线将士的抱怨一股脑地转给了他,核心问题就是军粮。

“燕王,你来评评理。”段志玄对着李想大吐苦水,“北征的那些小子们递回来的信里,怨声载道,说天天吃羊肉腻得慌。”

“想当初在长安,哪个不是盼着能大口吃肉?如今到了草原,牛羊管够,他们反倒挑三拣四起来,这叫什么事?一个个的筋骨都让安逸日子给泡软了不成?”

领兵打仗,段志玄是行家,可这琢磨吃喝拉撒的后勤门道,着实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本就是被李世民看中那份粗中有细的特质才坐上这个位置,可如今面对这历朝历代都未曾妥善解决的难题,他也不免感到压力。

万一哪天自已带兵出征,这麻烦事不就落到自已头上了?

“父亲,此事恐怕不能全怪将士们娇气。”李想听完,温和地解释道,“咱们汉人的肠胃,素来以五谷为主,猛地日日只用荤腥填肚,身l自然会吃不消。这并非意志不坚,而是水土不服。轻则精神不振,重则上吐下泻,真到了战场上,是会影响战力的。”

李想的话让段志玄陷入了沉思。

他女婿说的确实在理,可如何解决呢?

“您想,草原上的牧民为何那般看重茶叶?”

李想见状,顺着思路引导下去,“正是因为茶能解油腻,调和饮食。咱们的将士遇到的,是通样的问题……”

一个念头豁然开朗,李想的眼睛亮了起来。

“我有主意了!”他有些兴奋地说道,“咱们可以在军粮中加入茶砖!”

“茶砖易于携带,分量也轻,让将士们用它煮水喝,既能化解肉食的油腻感,又能补充身l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防止因饮食单一而生病。而且军中大批量采买,成本也高不到哪里去。”

“茶砖倒是个不错的法子。”段志玄捻着胡须,认可了这个提议,“这东西在草原上确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