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3章(1 / 2)

往前行了不过五百米,这里是挨着中医院的个菜市场,两边人来人往,新建二层小楼挂着出售的牌子,这里是物资公司建造的房子,这些门市,刚开始都没房产证,到了两千年那会才给批了商业产权证。

大丫、二丫不习惯豪华店铺吃饭,找了个小铺子,路边三间瓦房,叫做鸡汤面。

做的是炖鸡、面条。实际上吃炖鸡的人很少,大多数人来这里就是吃鸡汤面的。

“老板,怎么卖的?”

“土鸡炖蘑菇一只六块,面条两毛一碗。”

“来一份土鸡炖蘑菇,然后十二碗面条。”刘夏莲安排说。

老板有些迟疑:“你们四个,吃得完吗?”

“吃的完,放心吧。还得借你家一些水,我要去饮一下黑骡子。”

“行,你随便用,可别用我家桶就行。”

车上有备的水桶,大黑骡子力量大,干活给力,同样吃饭喝水也给力。

老板做的东西一般般,比竿子做的差远了。

“老板,这边都建新门市了,为什么不去买个二层楼,也强过这个瓦房吧。”

老板叹了口气:“这瓦房是我家的,用着不用出一分钱房钱。辛苦一天下来能挣个五六块钱,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一栋二层的小楼的门市上下三百平米,三百一平,要九万多,猴年马月能赚回来。”

刘夏莲、李大美每人吃了一碗面条,但是大丫、二丫每人吃了五碗,老板都惊呆了,直呼吓人。

大丫、二丫这种能单杀野猪的猛人,消耗非常大,常规吃肉都是六七斤起步,每碗面条不过半斤面,五碗其实没多少,毕竟两毛钱一碗,老板还得赚钱。

等再次回来的时候,水厂家属院门口,那门卫大爷都急了:“怎么才来,张主任都出来看了好几次了。”

三套门面房做大做强

“是啊,刚吃饭去了。”

“那你们赶紧去吧。”

办公室里,张主任还是在看报纸喝茶,怪不得同样五十来岁,坐办公室的看起来很年轻,而农民已经老的不成样子了。

“张主任,我们来了,我们考虑好了,就上午那两套,回头打通了做门面房的。”

“行,咱们就定合同吧。”

刘夏莲诚心想买,水厂也是诚心想卖,多余出来的几十套房子是净利润,这价高低是能谈的。

张主任合同都整理好了:“380一平,这是我能给你的最低价了,再想要低你们就得去找厂长了。”

“不用,就380了,张主任得送两间小房,这个不框外吧?”

张主任拿人手短,又哪里好拒接:“那行,就这样吧,我给配两套小房,其实也没什么用,也就是放点杂物。”

这年头小房都是地上的,红砖水泥的小平房,每间也就是七八平米,的确是没大用,但是回头办房产证,拆迁时候还能多赔钱。刘夏莲当即买了两套,一共是一百四十平,五万三千二百块钱,二百优惠了,签订了公证合同,房本是是水厂宿舍自己印的,要等回头房管局批了之后才能置换正式的房本。整个过程,会计阿姨那叫一个嘴碎,问:“姑娘啊,你才二十出头吧,阿姨给你介绍个对象吧。”

“啊啊,不用,不着急,还小呢。”

“你买这两套房子做什么呀,开什么店?”

“我打算卖服装、鞋子。”

会计一阵无语,说不出话来,在她的认知里,卖衣服鞋子要什么时候才能把房子钱赚回来呢?

手续办理花了一个多小时,直接给钥匙,两套门面房和两套小房的钥匙都给刘夏莲,刘夏莲又交给了李大美,房子是买了,但是都是简陋的毛坯房,必须等春暖花开了,才能装修。每个月还有两块钱的垃圾清理费,不过也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用水半价,别的小区用自来水都是两毛钱一立方,这里只要八分钱,正常人家生活用水,一个月四五毛钱足够了。要知道自来水厂的水基本就是抽的湖水,简单过滤一下而已,夏季雨水大的时候那水都是浑浊的。

“大美,这钥匙你收着吧,年后再装修,现在太冷不能施工。”

李大美也是担心:“一个店一个月盈利一千,要五六年才能把房子钱盈利回来,经营不好你可别怪我。”

“放心好了,这里是县城繁华地段,更何况咱们的店铺也不是只零卖,还批发给别的小店,一个月的净利润也不可能只有一千。依着现在的眼光来看肯定是赔钱的,但是不用太久,十年后,这两间铺子一个月租金就得两千多。

两人出了水厂宿舍,就来到物资公司,物资公司卖的是二层纯门面房,属于单位自建房。

偌大的办公室就一个中年人,穿着夹克,坐在那抽烟呢。

刘夏莲敲敲门:“你好,街上二层的门面房咋卖的。”

“进来,坐。”中年人给两人打了打椅子上的灰尘。

“怎么称呼您?”刘夏莲问。

“我姓贾,是办公室主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