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功夫,季淮已经做好了两个竹筒,现在正在弄竹篾片,用来编竹席。
他刚刚看见沈云清晒蘑菇没有席子,婆婆丁还是放在竹篮里的。
看见季淮在弄竹篾片,沈云清放完东西走近看了一眼,问道:“要做什么?”
季淮抬头看了他一眼,“编个竹席,”他又看向放在一边的竹筒,“差个麻绳就好了,后日我去买。”
沈云清笑笑,“明日回家去从娘要,再要点种子,院子里空着可不行,要不过冬没有菜吃,再拿几鞭子蒜回来,现在种来不及。”
“这好么?”
“有什么不好的,都是自家的东西,家里准备的多,要点来不碍事,省的花钱买了。”
估摸着锅里的包子差不多好了,沈云清才进来灶房把包子端了出来,叫季淮去洗手吃饭。
这顿全是素菜,但胜在爽口,看季淮坐下,沈云清递给了他一个包子,“明日再从娘要点黄瓜,做芥辣瓜儿吃,辣子也得要些,大葱也少不得。”
这事季淮没什么发言权,只能点头,“嗯,都听你的。”
沈云清说完自己都笑了,“回个娘家好似去当土匪,不过也没事,明年多种点,到时给娘拿去些。”
俩人这日子过得实在是穷,季淮之前去过沈家,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好,把沈云清养的也好。
倒是嫁给了他,不但没有银子,还得从娘家补贴。
他得想法子赚些钱,“等这段时间过去,我去镇上找点活干。”
“快要收地了,也干不了多长时间吧。”
“干几天也能赚点,补贴家用。”
他想了想,觉得自己早出晚归,沈云清自己一人在家不安全。
于是道:“得买只狗,你自己不好一人在家。”
沈云清摇了摇头,“一只狗至少要五百文。”
“还是你重要些,钱没了可以再赚,而且养好了也能看家,以后大有用处呢。”
听着是这么个理,于是两人定下在季淮做工之前去买上一只狗崽子。
不过村里的人家季淮不太熟,得去镇里的牲畜交易市场买。
沈云清觉得这样也不是个事,两人总不能跟别人一点没联系,要不然以后两人有点什么事,都没个帮手。
心里想着明日回去跟娘提一嘴,到时让他嫂子回家的时候说一声,让他跟着吴家嫂子认认人。
因两人回来的晚,吃过饭后,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两人像昨日那样,轮流洗过身子就上了炕。
季淮将沈云清轻轻搂在怀里,沈云清刚刚擦洗过身子,身上还有一丝凉意,冰冰凉凉抱起来很舒适。
“现下还好,若是冬日没有浴桶,怕是容易风寒。”季淮对沈云清说,“等地收下来,就去让人打只浴桶怎么样?”
虽然他年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沈云清一个哥儿,肯定不如他一个常年干农活的汉子一样抗寒。
沈云清在家是用惯了浴桶的,这么洗了两天,他还不太适应,于是应声道:“是该做一个。”
就这样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搭话,慢慢沈云清的眼皮就有些睁不开了。
“还要留出一部分银子来买些家禽。”
季淮等了半天,没有得到沈云清的回答,听到哥儿平稳的呼吸声,知道这是睡着了。
于是季淮也合上了眼睛,也打算入睡了。
翌日一早,天还刚刚蒙蒙亮,两人就都起了。
沈云清温了一锅粥,两人随便吃口,就带走东西往沈家去了。
两人刚进了兴河村,沈云清就碰见了关萍萍。
关萍萍是里正的二儿子李向文的媳妇儿,性子挺好,也好相处,就是些许碎嘴子,喜欢凑热闹。
关萍萍手里提着篮子,看样子要往山里去。
沈云清看见她,主动和她打了个招呼,“婶子上山去啊。”
关萍萍一看是沈云清,也笑呵呵的,“是呢,正要找你周婶子赶早上山采点蘑菇哩。”
说完她看向沈云清身边的季淮,知道这是沈云清回门的日子。
沈家那事,村里都传开了,看着他身边站着的高高瘦瘦的汉子,样貌竟然还不错。
“清哥儿这是要回家去吧。”关萍萍依旧笑呵呵地。
“是呢婶子。”
关萍萍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两人一眼,发现沈云清手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反倒是站在身边的汉子,背上背着个背篓,看着不像是轻的模样,手里还提着肉和酒,看着是个会疼人的。
于是开口说道:“哎呦,要不说你爹娘好福气呢,儿子孝顺也就罢了,这找的儿婿也不差,瞧提着这么多东西,我看了也羡慕着呢!”
“婶子说笑了,不过是几只鸡鸭,并一些酒肉罢了,要说羡慕也得是我们羡慕婶子,瑾泉哥有出息又孝顺,谁瞧见了不说婶子有福气。”
李瑾泉是关萍萍的儿子,现在在镇上当管事,就连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