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158节(2 / 4)

同,总是很难凑成一堆,等四个月的课程结束后,万云又回到了店里,也正是因为生意需要尽力维持,她大部分时间都不敢错眼盯着厨房和收银台,因为资产太少,这是她手上仅有的生钱渠道,坏了就很难修。

眼看着日子慢慢过了春天,金牛快餐带来的冲击也慢慢在回落,听阿英姐说,他们那个厨房只剩两个人了,前面跑腿的服务员也再裁减了一个,为此林彩霞还不安了一阵子,生怕这份工作又做不久,她一点也不想进工厂做女工,跑到他们后厨抱怨老板裁人。

对于林彩霞怎么想,万云不想知道,过了个年,她长大一岁,也新明白了一点轻微的道理,那就是自己作为一个小老板,是可以有点点儿小骄傲的心情的,她掌握着雇佣的主动权,不用太过在乎林彩霞这种随处可找的小员工,就算胡小彬真跟林彩霞谈恋爱了,这个得力助手被挖走了,她也不必太过于伤肝伤肺。

万云发现自己的心稍稍变硬了一点,或许是好事吧。

而对于金牛快餐炒人的事情,万云意识到,吴勇和王慧夫妻肯定也明白了一开始就烧了把大火在一个小餐馆里是件多么浪费的事,现在客人们都渐渐分流稳定开,他们也回过味来了,甚至学着云记要开始做盒饭外送的生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没做起来,好像是嫌麻烦。

万云看着竞争对手的变化,心情颇好,看来自己的云记也并非一无是处,吴勇和王慧夫妇不如她紧张自家餐馆,想来是还另有产业,但都双眼盯着,并没有小看云记。这点小成就,让她那颗想开分店的心又蠢蠢欲动,只是从小地方出来的万云,始终都是过分保守,她想等到秋天,多存点儿本金,再做这个决定。

始终是打工人思维的周长城,也赞同这个想法,小做可以,就是做不大。

他们虽然手头上有了二十六万的存款,但并没有胡乱花费,还是那种小蚂蚁积攒存款的心态,并不是会灵活运用金钱的人。

如果是姚劲成和彭鹏,兜里有十块,他们就敢打一百块钱的算,敢想敢做,敢拼敢为,所以他们的生意能跟滚雪球一般地滚起来。

有时候,小富裕和大富贵,差的可能就是胸口那一点勇和莽。

而姚劲成自从去年到了万云店里一回后,开了春又再去过两回,不过他没有再让万云请客,而是跟其他客人一样付款,甚至还把助理和梁志聪也带了过去吃饭,说是照顾同事家属的生意。因为这一点私下的往来,周长城正式入了姚生的眼,把他划分到可信任的圈子里面。

职场的上下级交往是这样的,工作做得好,得到老板和上司欣赏是一回事,但交换了各自的私人生活,就显得更亲近,更能得到上位者的信任,因为隐秘地满足了他们的某种掌控欲。

周长城是想在昌江好好做下去的,他不拒绝这种私人信息的交换。

要说之前姚生启用周长城这个人,因为有梁志聪的推荐,也有周长城自己本身的努力,但现在他对着这个员工,又多了几分肯提点的激励。不能小看这种恰到好处的提点,对于周长城此类没有任何背景,又一心上进的人来说,是很可贵的。

有些简单的话从姚劲成嘴里说出来,周长城现在还不是很懂,但过些年,他转换了身份,就完全可以体会到姚生的心路历程。

厂里的人都有眼睛,看得到姚生次次来广州厂,都要喊上周长城等人进去开高层会议,所以大家已经默认他是老板颇为倚重的人,故而对他更为客气,就是梅长发和采购的头头等人跟他说话都带着更多的尊重。

难怪男人都要拼事业,光是为了这份尊重,每日也不能松懈。

洪金良自然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已经做腻了那种价格低廉的塑料和钢铁件产品,每次因为几百上千块钱的账款跟那些城乡客户扯个没完,他就满身躁气。

谁想去争这点蝇头小利?谁都想挣大钱!

于是,等过完年,洪金良就大手一挥,进了台全新的国产模具机床,换了抛光机,甚至把他那个小作坊都专门注册成了金良精密有限公司,也算是新年新气象。

香港昌江这块牌子,不论对欧美,还是对东南亚的客户来说,是颇有议价能力的,销售们能拿回来在大陆生产的订单,毛利至少有三成,即使再外包出去,也有两成利。

而这些外发的订单,对洪金良来说,是块很有吸引力的肥肉,他很眼馋,大家都在工业区,物流成本约等于零,跟上游厂商的关系随时都能联络到,洪金良不想长远,他只想着眼前,如果往后能依附着昌江起家,那也算是对得住自己混迹工业区这么多年了。

不过,梅长发和采购容易搞定,但硬茬子做工厂审核的梁志聪团队和周长城都很难搞,就是王忠良这种偶尔会一起出去做技术评判的人,都是不敢收红包的。

梁志聪是姚劲成高薪聘请回来的人才,他的眼睛长在头顶上,根本不屑和洪金良这种小供应商搞小动作。而周长城也是硬骨头,他很少交际,在设计和技术标准评核上,颇有梁志聪的做事风格,除了态度更软和一些,打起叉来,也是不手软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