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5章(1 / 2)

李珍觉得这礼自己收得心安理得。

但收着收着,她发现李瑾最近送来的礼越来越寒酸。

许是李瑾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面对李珍嫌弃的目光讪讪解释道:“三……定王最近又剿灭几处贼窝,风头越来越盛,我这边却是门庭冷落啊。”

这个李珍也听说了,灾情虽得到控制,但百姓想要彻底缓过来却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江、宜二州的贼寇像老鼠一样,打了一窝另一窝就冒出头来。

这短短的几月间,李琮竟是又立不少功劳,皇帝还时常召他一起吃午膳。

李珍将李瑾送来的蔫蔫的果子随手一扔:“这样下去不行啊……”

李瑾苦笑:“实在是我没定王那样的本事。”

李珍眼也不眨:“你确实没有。”

李瑾:……

非得那么直白吗?

李珍又说:“但也有现成的功劳可捞。”

“皇妹的意思是……”

“我听说黄河绝堤之后,有人提出了重建河堤,以改善洪灾之法?”

李瑾道:“实不相瞒,那正是我族兄裴善提出的,只是父皇暂时没答应,说北方还在对乌滋用兵,国库里根本拿不出这许多钱来。”

修建水利工程可是一件大好事,不但造福百姓,日后还能流芳百世。

有哪个皇帝不想干?

因此李珍很快理解皇帝的真正用意:“父皇这是想让你从那帮臣子手里捞银子出来花呢。”

李瑾觉得头疼:“从他们身上捞银子,只怕比剜去一块肉还叫他们心疼,他们怎么可能乖乖拿钱出来重修河堤?”

“这帮酒囊饭袋,”李珍冷笑,“他们能过上这么舒坦的日子,还不是靠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

“让他们拿出一点来救济民生,就一个个哭天抢地的了。”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李瑾道,“总不能从他们手里抢银子来修堤坝吧?”

“为何不能?”李珍轻哼一声,“他们怎么从百姓身上挖出来的,我就怎么让他们吐回去!”

朝廷的文武官员最近听闻了一个奇怪的消息。

谢家的嫡长公子谢修竹买下了京郊的一大片荒地!

官员买地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京郊那片荒地是出了名的土地贫瘠,位置差,一买就必砸在手里的赔钱货,即便地价低出寻常土地许多,也一直无人问津。

所以官员们很奇怪,他为何要在此时做了冤大头。

正当官员们疑惑不解时,更奇怪的事出现了,谢修竹买完地,依附谢氏的一些官员也跟着买,让那块原本价值不高的土地,一下涨价许多。

他们越寻思越觉得这事有许多蹊跷之处,谢修竹那是什么人啊?总不可能真是个冤大头吧,想到他们谢家在上京里的根基和地位……

难道有什么消息是他们不知道的吗?

官员们左右问问,都是一脸茫然,表示最近没收到什么风声,朝中一片风平浪静。

但总有那么几个人不死心,携着礼物来谢府拜访了。

管家很亲切的将他们迎入府中,谢修竹没有接见他们,是谢宣出来见了客。

一番你来我往的寒暄过后,终于进入正题。

“听闻谢大人近日在京郊买了一块地?”

“嗯?”谢宣边喝茶,边抬起眼皮说,“确有此事,大人消息真是灵通。”

他语气不咸不淡的,让人看不出端倪。

官员们只能搓着手,露出一个求知的眼神:“下官听闻这块地……荒废已久,现在谢大人将他买下,难道是有何玄机?”

“能有什么玄机?”谢宣语气突然变得激动,“那块地荒着也是可惜,不如买来多种些粮食,让大家多几口饭吃。”

“小儿这样做只是想造福百姓罢了。”

官员心中一嗤,什么造福百姓,那块地贫瘠的连草都不长,鬼才信能种出粮食来!

心里虽这么想,但面上还是带着讨好的笑:“是是是,长公子真是深明大义,只不过下官还是很好奇,那地真没什么特别之处吗?”

“谢大人是否听到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风声?”

他的语气谦卑恭敬,谢宣却骤然竖起眉头,怒喝道:“大人慎言!我儿岂会是存这等龌龊心思的小人?”

官员未曾想到他的反应如此之大,正要鞠躬道歉,谢宣却已叫来管家:“送客!”

官员万分狼狈地走了,心中却激动无比。

谢宣反应那么大,这说明什么?说明那地真有玄机啊!

他这样急急忙忙把人赶走,定是怕他打听出什么来,断了自己财路。

官员越想越觉得这可能性巨大,感慨一番自己的聪明才智,命人取了银票,租了一辆马车就赶去京郊。

京郊土地荒凉,连带着人烟也稀少,官员下车时,见到那一片黑压压的土地,差点就打了退堂鼓。

地价再便宜,买地也要花不少的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