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昭很是得意,看傅临川弄了一大堆东西,耗费时间,耗费财力,最后还不是弄不出来。
说不准,最后还得来求他呢。
傅临川这次手里的工作确实复杂的多。
孙向东和张祥龙他们不懂,所以傅临川又请了一个年轻的干事,就是和马昭在同一个办公室里。
这干事名叫张明朗。
自从马昭来以后,他在办公室就一直受排挤。
傅临川打听了一下,觉得这个张明朗的专业知识应该也不错。
再加上,他被马昭排挤,平时大家都围着马昭转,也没人管他。
傅临川就将人偷偷地请了过来,让他当他的技术顾问。
这样还有人互相商量一下。
张明朗碰到傅临川,颇有些遇到伯乐的感觉。
他每天下班偷偷地来傅临川厂里,感觉和傅临川讨论这些事情,比在办公室上班心情好多了。
这下,傅临川这边做东西,和张明朗是有商有量的。
傅临川当然不会说张明朗私下接了他的活,赚钱什么的。
两个人商议的就是,两个人是朋友,就是单纯来帮忙。
就这样,每天来回忙,再调试,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傅临川终于觉得相对满意了。
张明朗也觉得,自己真的是学以致用,心情非常不错。
但是还没到最后调试的阶段,之后还有很多细节要改。
傅临川暂时没时间弄这个。
他要去关注高考结果的事情,要回望山县。
另外一边张明朗也有工作的安排,要去别的地方开会学习。
所以傅临川厂里这个冷库的事情就暂时放下了。
马昭听说傅临川冷库不弄了,心里得意地不得了。
他就有些后悔,当初就应该跟傅临川打赌,他傅临川做不出来,自己得有个说法才行。
现在又不能去找他。
傅临川哪里管马昭在想什么,他和许春麦就直接回了望山县。
两个人直接去了傅临平家里,压根没回玉泉村。
现在高考阅卷效率比较低,但是按照傅临川之前的印象,以往到望山县教育局的结果到八月十号之前应该也差不多了。
对傅临川来说,他也确实怕被冒名顶替。
所以他不能一直守在家里去等,他要自己主动。
冒名顶替的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傅临川在关注这个事情,吴春花一直默默地干活,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这个事儿。
她想将这个事情做的人不知鬼不觉的。
在他看来,反正傅临川他们都在宣城,到时候录取通知书是要送到村子里的。
学校里的人,谁又没见过傅临川长什么样儿,他儿子照样能行。
总之,一不做二不休。
为了能给自己的儿子以后谋一条好出路,她也不在乎那么多了。
要不这以后的日子咋过?
更何况,他儿子到今天的地步,不单单是韩敏,他傅临川也是有责任的。
傅临川自己做生意,本来就日子过的好,那么让林兴龙去读书,再适合不过。
那啥好事儿还都能让傅临川一个人站了?
这就是傅临川欠林兴龙的!
第126章 沸腾了教育局
傅临川和许春麦住在傅临平这里。
傅临平每日都是在店里忙活。
他现在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状态非常好,因为店里的生意是越来越好。
对于他来说,以前也是受了那么多各方面的虐待和摧残,再加上人老实憨厚,也就是知道干活。
从傅临川刚开始开这个面馆到现在,眼见地傅临平各方面成长了许多。
家里的两个孩子都送到幼儿园去了,白天都没在家。
孙巧玲白天的时候就在家继续忙着弄肉皮,煮皮冻之类的,和之前在玉泉村一样。
当然,孙巧玲做这些工作,傅临川也是正常给她发了工资的。
这样,孙巧玲一边能带孩子,还能一边另外赚工资,她整个人是非常满足。
许春麦住过来以后,孙巧玲看许春麦一点儿都没紧张的样子。
“春麦,咋看你一点儿不着急呢?也不知道能不能录取上。”孙巧玲笑着问道,“我看大姐可急了,上次见着她,可紧张了。”
许春麦笑道,“因为我没什么期待,就是这次你考上最好,考不上也没关系。”
孙巧玲点点头,“对,春麦你这个想法好。我看你和他三叔啊,都能成。”
傅临川出去还没回来,孙巧玲这边饭都做好了,还没看见人,“他三叔出去一上午了,咋还没回来呢。”
许春麦说道,“他说去教育局问问情况,不知道咋回事儿。”
许春麦对自己这次能不能考上没什么想法,心态现在非常好,但是她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