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章(2 / 2)

他忧心孩子心情不好,今夜特意早早离开正殿,赶回来安慰这小子,他就是这么气自己的?

如果不是担心孩子等会儿又会偷哭,他气得真想立刻拂袖离去,

“胡言乱语!你每日天不亮就起来赶早朝,又要为国中诸事操劳,朕身为一个父亲,难道还真能把重担,全分给你一个孩子扛着”

虽然,他自己和大臣也是这般为国事操劳的,可那能一样吗?世民还是个孩子。

可看着李世民又变红的眼睛,秦始皇终是咽下了接下来的话,轻叹着拍了拍孩子的肩膀,

“朕很想答应你,可朝中之事如此繁多,日日都有文书奏章从各地运来咸阳,朕若多休息一刻,我儿就要多劳累一刻,我于心何忍?”

李世民见时机已到,立刻雀跃道,

“阿父,其实孩儿有一计,能让大臣来帮我们一起决策”

李世民知道,三公九卿制存在一个巨大的弊端:

它虽然空前集中了皇权,大大提升了朝廷的管控能力,让“天下之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反过来,这种事事要君王躬亲过问的官制,也在日日如猛兽一般,吞噬着君王的精力和健康。

他想把这种官制,改成延续了三公九卿制的框架,但分工更明确、又能相互制约、防止大臣专权的三省六部制。

秦始皇蹙眉,大臣一起参与决策?那朝堂之中,岂不是又会出现吕不韦那样的实权大臣?

但他还没说出“此事不妥”的话,就听李世民继续道,

“它既能让我们不必再如此辛劳,又能保持朝廷的办事效率,同时,还能防止大臣专权!”

秦始皇心中微动,立刻追问道,

“是何计策?”

究其原因,秦始皇不肯分封诸子,就是担心他们分走未来新君的权力,从而让大秦朝廷出现分裂的危机。

而他限制相权,也是出于同样的担忧。

秦国三公之中,相邦的权力最大,如今的韩非李斯,固然是忠心耿耿的。

但他宵衣旰食多年,为的只是自己这一代的社稷安危吗?

若从官制层面上,丞相无法被其他的部门牵制,那么,将来即位的嬴姓子孙一旦有仁弱之态,对方只需稍施手段,就能立刻把大秦的权柄变成他的私人权柄。

到了那时,秦君不过是傀儡而已!

所以,他当年一亲政,就立刻把相邦一职,拆分成了左右丞相。

但李世民提出的这个新官制,竟能在把丞相之职一分为三的情况下、让六部二十四司各司其职,又设御史台来监督相权。

比起眼下兼任副丞相的御史大夫而言,御史台的出现,无疑又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秦始皇拿着孩子画好的三省六部制架构图,欣欣然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以他的本意,当然是想秉烛夜读,一口气把这新官制的利弊全摸透。

但想到方才对世民许下的承诺,想到孩子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倔强,君王看了一眼水漏,只得放下手中的图纸,认命地让人更衣灭了烛。

他躺在空荡荡的龙床上,睁着幽深的凤眸望着黑黢黢的帷幕帐顶——

离亥时还有一刻,世间哪有明君会如此早眠?生时何须久睡!

朕睡不着,朕半点也不困!

呵,又用哭来威胁朕,逆子啊!

但世民自幼纯孝,他这般做也是为了关心我

就这么心有不甘地想着,恼着这位常年透支体力忙碌国事的君王,很快就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数月后,秦国正式改三公九卿制为三省六部制。

这一回,三省中的另一个相位,由原来的御史大夫冯劫担任。

再一次错失相位的王绾,在暗暗伤神之余,也彻底明白了君王的决心:

大秦,绝不会再改郡县制为分封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