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桐便可!不论是何难处,只管找子桐,今日救命之人,他日子桐必报!”说着,便解释道,“少将军误会了,我便是子桐,子桐便是我!”
邓婵玉:“…………”你是子桐?呵!此人嘴里全无实话!只半日功夫,你骗了我几次了?!你是子桐,亏你说的出来?!你当我的眼睛是瞎的!
邓玉婵冷哼一声,调转马头。桐桐都以为她走了,谁知道这姑娘又勒住马,一鞭子抽过来。因着用力不大,不像是伤人的意思,她也就没躲。
鞭子抽在胳膊上,她‘嘶’了一声,扭脸看过去:“少将军?”
对方从怀中取出一羊皮卷,扔给了桐桐:“此乃家父要送至朝歌的书信,若有通关查验,你只管自称是费仲之子,日后回朝歌还要帮我父送信,必能取信于人。我那玉珏,认识之人不多。”
这样啊!桐桐将玉珏拿出来,才要递回去,谁知人家看也不看,御马就走。
桐桐看看手里的羊皮卷,再看看胳膊上的伤:“……”忙朝对方大喊,“少将军,我真是子桐……若遇难处,要记得找我……你的事不论大小,我一管到底——”
风把这些声音吹碎了,邓婵玉只听见,“……少将军……记得找我……你……我管到底……”
她勒住马回头看了一眼,调转码头走远了。
桐桐站在原地深深一礼:这个人情得记牢!
有邓九公给朝歌的信件,再加上而今交通不便,连姜王后死了,东伯侯都收不到消息,那其他事……哪能传那么快!
桐桐是每过一关,都要去拜访人家总兵。大张旗鼓,宣扬他受命费仲,去看看姬昌死了没有。
这一行,不敢耽搁,风餐露宿,足足走了数月。
等桐桐远远的看见秦岭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
她驻马而立,远远的看着秦岭:河流还会有偏移,只有山脉,千万年不变的矗立着。
西岐在后世陕西宝鸡市境内,它是周国的都城。周国南界便是秦岭北麓,看见秦岭,便知周国不远了。
其境内有秦岭、有岐山,有陇山。看这山脉的走向,该是没错了。
莽问说:“女君,快到了吗?”
“快了!”四爷拿着羊皮卷绘制地图,河流走向当然有变,但是山脉没变。
丹水往上,便是商州。商州属后世的陕西商洛。
朝歌以及商朝的主要大城,几乎都在河南境内。陕西河南以潼关为界。岐山在宝鸡,商州在商洛。这两地之间距离大致五百多里路。就算是一天只走二十里,也要不了多久就能到达了。
他起身,朝西指了指,“再往前,便是若方国境内了。”说着,他便收拾羊皮卷,跟姚田抱怨,“只是丹水绵长,何时才能找到此暖玉?若让大王久等,恐大王早忘你我二人了。”
姚田:“……”
四爷唉声叹气的,一副十分后悔不该告知大水有暖玉的事。
姚田也不免焦躁:被大王忘记,恩宠何来?
他跟着站起来:“若方国,小国而已!令他们限期寻找,量他们也不敢不从!”
四爷:“……”他嘴角翘了翘: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若方国并非荒蛮野人,据说,舜江若国一分为二:一半北迁幽州之地,便是后来的阴戎先祖;一半留在当地,臣服了夏。
夏灭之后,在商早期,若国亦臣服过。后因不肯上贡,便不朝商,商曾征讨,但因地势易守难攻,未胜,这便成了一方小国。也因着毗邻大诸侯周国,故而,与周国走动的更为亲近。
踏入若方国国境,自有姚田与之交涉。
大王亲遣?不是来征伐,可这也不敢大意。
允农率人迎出:“贵使前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美酒佳肴,尽心款待。
四爷看向允农,此人三十来岁的样子,粗犷的很。允乃若方国国姓,原身便是作为姬昌的儿子,也没有接触过眼前此人。
酒三杯,允农就直接问:“敢问贵使,此次驾临若方,有何差遣?”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林木儿&ot;tart=&ot;_bnk&ot;≈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