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瑶知道的时候,也决定把今日的工钱一起算上。
他们做事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钱,可这些事情做完,他们确实轻松很多。
午饭,王大山他们被喊去吃饭的时候才知道,周家人压根就没想过克扣他们的伙食。
而且饭菜和之前的一样,该有的荤菜都没有少。
之前怀疑过周家人的工人吃着饭,眼眶都红了。
“我就不该怀疑主家的,他们这些日子让我们敞开着吃,是我在家里都没有这样舒服过的。”
其他人都赞同这话。
现在的年头,想要吃饱饭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就算是吃饱,也只是肚子填饱了。
像周家这样给吃大荤的,一年都难见到一家。
下午,他们劈柴更使劲了。
房间内。
秦月瑶看着窗外的淅沥沥的小雨,心里有些担忧。
也不知道二弟那里,现在怎么样了?
凤城,衙门内。
周斯郁等人到凤城后,第一时间就去衙门报官。
县太爷知道消息以后很是震怒,让官兵去清水村将纵火犯抓捕归案。
坐在面摊上吃面时,周斯郁听到了一个消息。
新皇拒绝了让公主和亲的要求,南边已经开始打起来了,加上之前的洪灾和西边的旱灾,百姓人心惶惶,粮食店的价钱直接翻倍,还未必买的到。
所有人都紧张了,他们都明白,战争就代表他们最起码三年内都不会好过。
甚至,还有可能再次提高赋税。
看着粗粮翻了两翻有余,周斯郁开始迟疑,他这次该不该买些粮食回去?
可大嫂说她在钱老夫人那订了一千斤粮食,那些粮食省着点,还是够他们吃的。
他手里银钱也买不起多少粮食,想到这,周斯郁也只能歇了心思。
钱家这次来的,是钱青崖。
他和周斯郁年纪相仿,两人脾气相合,话题也多了些。
听周围的人在说这事,钱青崖对周斯郁问:
“你觉得这次的战争,会持续多长时间?”
第072章 和亲是最优解
“最少……五年吧!”
周斯郁不是胡乱说的。
新皇登基,天下大赦,前太子党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能用的确实不多。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新皇竟然没有让公主和亲。
依照如今朝堂局势,和亲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钱青崖却没有那么乐观,他压低声音道:
“若是公主不和亲,我觉得十年内都会有内乱和外患。”
“这种事情谁说的清楚,这和我们这些做百姓的没什么关系,只要赋税不要太高,粮食价钱不要涨的太离谱就好。”
周斯郁已然是小市民心理。
京城里的事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过去式。
早在大哥下诏狱时,周斯郁就暗暗发誓,只要大哥能够活着出来,他以后都不要再进京城了。
或许是他的诚心被上天听到,大哥真的免去了死罪。
皇家的那些是是非非,他们都不想再掺和了。
周家的事,钱青崖也是知晓的。
他道:
“说的是,我们现在的身份,确实不合适。”
“有些时候,当普通百姓也没什么不好。”
周斯郁停顿了下,对钱青崖说:
“你觉得漠河,适合种什么粮食?”
钱青崖对种地的事并没有什么见解,他从小学习经商和科考。
如今科考无望,他日后肯定是要经商的。
思及,钱青崖说:
“漠河一年只有不到六个月才能种地,一季的粮食确实不好种,种红薯或者是稻谷都可以,小麦也不错。”
一季粮食,不管怎么种,都很难温饱。
新皇把他们流放在漠河,肯定是这样想的。
没有牛马耕地,开荒一亩地都不知要多长时间,他们今年只能盖房子,明年也只能将荒地开垦好。
想要真正种出粮食,起码是第三年的事。
可以说,漠河是流放的那么多地里,最活不下去的就是漠河。
光是漠河冬日的严寒,那都不是常人可以支撑下去的。
“明年春耕,希望可以多种几亩地,这样也不需要担心粮食问题。”
“我倒是不担心粮食问题,只要有银子,粮食还是不需要担心的。”
他们钱家最不缺的,就是银钱。
只要有祖母在,他们家就不会缺钱。
谁都知道祖母娘家是出了名的有钱商户,祖母还是姑娘时,就将商铺开的到处都是,赚的钱足以买下一个国家。
在所有人都觉得他们会继续扩展版图时,他们家族突然就消失了。
很多百姓都以为他们是决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