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章(2 / 2)

,皆徙三十,十年得归。

第八十八条。

官吏受脏,五十金以上杖三十,罚奉三年,一百金以上杖九十,革职查办,三百金以上,抄家论处,十六岁以上成年男子徙二十,五年后归,五百金以上其他不变,十二岁以上男子徙六十,二十年后得归。

皇帝本想随便问几条便罢了,谁知道骆鸣岐对答如流,等到两人都回过神来的时候,竟然已经把整本书背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骆鸣岐在背的时候并不是原文,但竟然在赏罚论处上,丝毫不差。

皇帝将手中的《霄法》放下,低头看了一眼,没有再接着那书出来,而是说道:这五十本卷宗想必你也看了,朕问你,如今的左相赵诚,何日入仕,如何升迁?

先皇的年号是景华,景华十年,赵诚科举为二甲榜眼,先皇封翰林学士,赵诚请辞,说要去做地方父母官,在任三年政绩显著政绩需要我说么?骆鸣岐卡了一下,抬头问皇帝。

皇帝一惊,没想到对方能将这些大臣的升迁之路记住,竟然还能记下他们的功绩吗?

根据骆鸣岐方才对《霄法》的掌握,皇帝已经知道她说记住了就一定是记住了,所以也不浪费时间,说道:不必了。

好,那我接着说。骆鸣岐回忆了一下自己刚才说到了哪里,然后接着说道:接着回京述职,先皇任命其为工部司,三年后任命其为刑部司,再三年,任命其为礼部司,后从礼部司为礼部侍郎,景华二十九年,坐到吏部尚书的位置,景华三十二年,被升为左相。

皇帝是将这些升迁都看在眼里的,因此他更加清楚,骆鸣岐说的依然是分、毫、不、差。

骆鸣岐见皇帝好长时间不说话,问道:需要我说说右相么?

不,不说右相,我让你说说,如今的蕲州赵县县令。

他啊五年前科举二甲十三名,一直都在赵县任职,没什么好说的。

皇帝一愣,然后翻出赵县县令的记录核对一番,发现骆鸣岐竟然依然没有说错。

好,接着是

他们硬生生从辰时,说到了午时。

皇帝最后在看骆鸣岐的目光已经变得震惊了。

他本来就知道骆鸣岐可能全都记住了,但当真的发现自己猜对了之后,这种奇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依然狠狠地震撼到了他。

皇帝往左侧的屏风中看了一眼,心说这个结果连我自己都想不到,想来坐在后面的那个人,应该可以满意了吧?

父皇,还有什么要问的么?骆鸣岐主动问道。

皇帝回忆了一下自己一开始的想法,缓了缓呼吸,说道:方才不过是照本宣科,只能说你记书记得牢,我更想知道的是,你从这些东西里面,看出了什么。

女儿当然得有点看法。

皇帝很期待她的看法,端起面前的茶盏,忽然发现有些凉了,他有些不满的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德顺比自己还不如,竟然被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了,没有注意到自家主子需要喝水的需求,他反而心情一松,轻咳一声。

德顺瞬间清醒,看到皇帝盯着茶杯看,赶忙给对方换了一杯水。

皇帝端起茶盏,微微抿了一口,说道:说吧。

骆鸣岐眼巴巴地看了一眼皇帝手中的杯子,说道:父皇,女儿也想喝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