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蘅:“……”
她冲某人比了个小拇指。
姜芃立马假装瞎子看不见,吃着小龙虾:“嘿嘿,我就说真要干下去,得买辆车吧?你看刚开始三轮车就要装满了。”
堂妹这么厉害,以后货没准越来越多,三轮车都不够看的!
姜蘅:“有道理。”
那她是不是也得有辆车了?
要经常运输不少货物,首选就是面包车和皮卡,相对而言皮卡更加全面,姜蘅转念间已经有了结论,姜芃还在那嗦着小龙虾眼睛放光:“我怎么感觉你厨艺更好?小龙虾做得比我妈做的还好吃!”
当然是因为她的蒜蓉小龙虾里蒜蓉、生姜都是自己催生的,这么多食材凑到一起,肯定比单一的小龙虾口感要好一些了。
面上姜蘅十分淡定道:“那是你现在心情好,吃什么都好吃。”
姜芃点点头,也觉得是。
有了工作,人都感觉有盼头了。
不用在女儿上学时自己跟个街溜子似的,这里溜达那里溜达。
小龙虾剩下的不多,姜芃也是老手,吃得飞快,不多时就擦擦嘴巴,洗了手,气势汹汹的出发了。
姜蘅也提前跟预定的人说了一声,送货的不是她,但货质量还是一样的。
大家都没意见,还发来夸夸。
【葛老板:姜老板这是生意做大了呀,恭喜恭喜(点赞)】
【姜蘅:(?▽?)】
一切都很顺利,不到一个小时,姜蘅这边就收到姜芃的消息,十一家全部送完了,她再过来一趟将框子还回来。
姜蘅也直接将今日份的收益转过去,备注:配送费。
于是姜芃回来时,顺便还给她带了杯奶茶。
车篓子里还有一大袋零食,还想给姜蘅分点,她没要。
这一百一十块钱不知道在她手上有没有活过半小时。
——
下午临近五点。
姜蘅出发去菜地。
两亩菜地并不多,当初规划时她的目的就是走高价纯天然蔬菜路线,再加上她名下可种植的土地就这么多,因此接下来要采收的生菜也不过半亩。
这半亩还是和不同品种辣椒穿插种植的,防止辣椒授粉期不同品种互相授粉杂交。
辣椒现在也冒出一点结果的迹象,再稍微下一次灵雨,差不多十来天也能陆续采收。
不过辣椒总量不多,姜蘅种了也只打算自己吃,没打算卖。
再加上她种的是散叶生菜,也就是烤肉店常吃的这种,再加上她能保证充足的营养,种植稍微密集,半亩地差不多五千颗,此时生菜刚刚成熟,叶片舒展,远看赫然是一片绿色的地毯。
但走近了就能看见绿色有深有浅,各有不同,尤其叶片本身脆嫩,仿佛稍微用点劲儿就能破坏叶子。
当然边缘处还有一些缺口,全是她这几天吃掉的!
姜蘅将框子就放田埂上,右手持刀在底部轻轻一划拉,一颗生菜就脱离了根部,左手拿起放入框子里,又继续下一个,全程动作流畅,一颗颗生菜叶片都没被破坏,就落入框子里。
生菜本身个头就不算小,姜蘅准备的框子基本只能装不到二十颗,再加上第一天售卖,还有不少其他产品,这一次她只装了四框就停手。
时间刚好到了五点,姜蘅将这四框生菜放在最上面,开着三轮车出发了!
这一次姜蘅到了,隔壁宋茗反而还没到。
提前在群里说了摆摊时间,刚停车,就有客人提前过来,等看见最上方的四框生菜,客人还意外了一下:“老板,你家还卖菜呀?”
姜蘅一边搬框子,一边解释:“对,这才是我的主职,蘑菇那是闲着没事去采的。”
客人:?
这合理吗?!
要知道那些蘑菇多赚钱他们这些买家最清楚的!
蘑菇今天数量减少了不少,只有两框,不同种类中间用纸板隔开,再就是小龙虾、鱼,以及和鱼混装的五条黄鳝、半框桑椹。
桑椹经过这么久的采摘,剩下的数量已经不多了,这次过后,剩下的她就不卖了。
最后是价目牌。
客人早就想好了要买什么,只是在看见【生菜:5元/颗】的字迹后,心里的采购清单自动加上了一样,嘴上不忘问一句:“老板,你家生菜有点贵啊,是有什么特别的吗?!”
姜蘅笑笑:“当然有,等你尝过就知道了。”
“啊?!”林骏呆了呆,有些懵:“不是,老板,菜还能试吃吗?”
姜蘅让他等会儿,林骏下意识点头。
就见她直接快步跑去不远处的一个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回来就戴上一次性手套,将生菜叶子一片片掰开,放一个镂空篮子里。
生菜叶片脆嫩,掰开时能清晰听到那“咔擦”清脆的声音。
等到掰到菜心,再用矿泉水冲洗。
全程林骏看得目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