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天,都长出五厘米高。
只是芽儿太小了,在一大片深褐色的土地上不是那么起眼, 在远处一看,这一片依旧是纯土地的颜色,和旁边茂密的杂草相比,就显得‘秃了’。
现在是距离最开始隔了快十天的第二次犁地。
第一次开垦出约莫二十五亩的地,杂草被绞断,又被姜蘅偷偷提取生机,没几天就连根带叶的枯死,不过土壤也逐渐又坍塌回去,因此现在又开始第二次犁地。
这一次就是一边犁地,一边播种。
主食的大米、面粉,姜蘅之前就了一亩半的分量,按照现在这些良种的亩产,够她吃很久了,因此——她还是又补种了四亩地的水稻,刚好赶上第一批晚稻种植。
不是她嫌弃不够,而是这地理位置太合适的。
尤其是水稻田那,正好挨着她承包的三号水塘,水渠打开,水直接引过去,本身也是非常肥沃的土壤,这种地方不用来种粮食,她都觉得浪费。
反正现在网店都开起来了,吃不完就卖。
这一次就几乎完全不需要姜蘅出手了。
刚好姜国夏这边,承包范围里能砍的树都砍了,又花了一天时间将所有砍下来的树、挖出来的树桩全都拖到姜蘅新的宅基地附近放着,堆了老大一块,因此还是由他带头,和同样家里有牛的姜长海一起,在今天下午将水稻田开垦出来,另外姜志朋他们几个,就能过来一起插秧。
这种带头的事,姜国夏做了几次,已经熟练了,完全不需要姜蘅处理。
剩下的二十一亩地,其中生菜、菠菜又都各自补种了两亩,番茄补种四亩、黄瓜补种三亩。
生菜一直很受欢迎,菠菜也还不错,除了老张家,还有好几家火锅店也向她发起了订单,只是因为量太少,这才放弃。
这两样种得比较随意,直接撒播的方式,这样种没办法更好的利用土地,但她地还是很多的,因此随意点也行,产量能弥补缺点。
还有十亩地,姜蘅很干脆的全都种西瓜。
目前完成种植的是生菜和菠菜。
请了郑兰、王桂生以及村里还闲着有空的妇女,一共六个人,两天时间就将十亩地都种好了,今天一大早西瓜苗送过来,姜蘅提前让万爽帮忙联系,从隔壁村也请了六个人,十二个人一起,正在种植西瓜。
西瓜是挖穴种植,而且藤蔓涨势非常快,姜蘅买的又是个头中等的瓜,能长到六七斤,未来还会浇灌灵雨,肯定会比普通种植的西瓜更加枝繁叶茂,因此要留足种植空间,一亩地最多种个六百株西瓜苗。
十二个人,一人挖坑、一人种植、一人浇水、一人负责搬运西瓜苗,也就是只能分成三组,差不多一小时就能种完一亩地,十二亩地预计明天再干半天就能结束。
按照时间来算,这个点种植西瓜有点晚,只是西瓜打理起来相对方便,又好运输售卖,再加上温度还是能对得上,他们这山林多、树木也多,相较于其他地方,温度会低几度,买的又是早熟品种,以及姜蘅想等西瓜结果完了,地腾出来后刚好十月份开始种葡萄。
明年六七月就能逐渐收获,所以这么安排着。
还剩下没开垦的地,先放着,等明年开春再重新规划。
赚钱很美好,但也要一点点来。
当然姜蘅能这么淡定,主要是她的东西都卖得贵,种一亩地赚的钱敌得过别人种十几亩地、甚至更多,自然不用在承包后恨不得全都种上尽可能回本。
今天又干了大半天,只剩最后一点了。
姜蘅开着旋耕机轰轰轰的耕完,美滋滋提前收工。
将机器开到平坦的地方,也不用再特意开回去,因为围栏在前两天已经彻底完工,将她家侧边从菜园子到后面五个山头的范围全都包裹进去了,线路也都扯好了,只等着她口袋里钱够就可以全面安装摄像头,到时候六点半下班,整个围栏范围也没别人,连大一点的动物都没有。
小一点的还是有的。
比如野兔子、老鼠、野鸭、野鸡这些,姜蘅并未刻意驱逐。
种蔬菜的地方特意设立阵法,是为了保护蔬菜,其他地方就无所谓了,就当给大自然做贡献了,养肥了,路过的天空捕食者自然会光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