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198节(2 / 3)

海边漫步。

突然,他停了下来,反复调整着观看角度,嘴里喃喃自语:“咦?这个地方……有点眼熟啊。”

视频画面聚焦在海岸线的一处地貌:那是一个颇为陡峭的、向海中突出的红土山崖,崖顶生长着几棵姿态奇特的歪脖树,山崖的侧面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如同被巨斧劈砍过的裂痕。

“朋友们,你们看,这里非常像我家附近的一个海角!”博主的声音带着兴奋和疑惑,“但是……又不太一样!现在的那个海角,没有这么高,也没有这个这么明显的裂痕,整体要更圆润一些。”

可惜他没法走到那么远,只能隔着一点距离看着,后来耸耸肩:“不过这样的海边山崖的地貌在海南还是挺常见的,可能制作组也有参考这一点。”

这是他原始的视频。

但他隔了一个多礼拜后又发了一个视频。

在这个视频里他很兴奋地说:“朋友们,还记得之前那个海角吗?我从清河市回到海南后,一直还惦记着那个地方,然后呢,我去了咱们县里面的图书馆找到了地方志……”

感谢华夏喜欢用文字记录历史的好习惯,这个博主真的在一本很老的地方志里面找到了关于这个海角的相关记载。

“我找到了,你们看!”他指着vr录屏里那个独特的、有裂痕的山崖,又展示了几页发黄的县志扫描件,并用红圈标出了一段记载,“你们看这里……”

他念出来:“康熙八年,飓风狂袭,崖州东南沿海地动山摇,望鱼岭临海一侧巨岩崩摧,塌陷入海,其状大变……”

“望鱼岭!就是我现在家旁边的那个海角的老地名!”博主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县志记载得很清楚,在清朝康熙八年的时候,一场巨大的台风加上可能的地质活动,导致这个山崖临海的一部分崩塌了!所以它改变了形状,失去了那个陡峭的悬崖和明显的裂痕,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平缓的样子!”

他最后将vr画面,现在的望鱼岭的照片以及县志记载并列放在一起,的确可以看到其中的相似。

博主很激动:“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清河古镇的vr团队,复原的不是现在的海岸地貌,甚至不是几十年前的样子,而是至少三百多年前,那次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原始地貌!

“他们一定是参考了极其冷门的地方史料、早期地质勘探图,或者结合了考古学家对海岸线变迁的研究,才能如此精准地在虚拟世界里,修复了这座山崖被岁月和灾害抹去的痕迹!”

博主到后面甚至有些唏嘘,语气也有点哽咽:“我要感谢清河古镇,我完全没想到自己可以亲眼看到三百多年前的家乡故貌。真的,这种方式,和亲眼看到没什么区别。”

这条视频瞬间炸翻了整个网络!

【卧槽!!!实锤了!这是考古级复原啊!!】

【他们居然连这么生僻的县志都挖出来了?是抓取大数据吗?这种县志也能传到网上?】

【给大佬跪了!这观察力和考据能力!也给vr团队跪了!这细节抠得也太变态了!】

【之前谁说这只是虚拟现实的?出来走两步?这精度已经超越专业考古复原了!】

【细思极恐。他们连一个海南岛偏僻海角一百多年前的样子都知道?那神都洛阳、咸阳宫、观风行殿的还原度……我不敢想了。】

【这才是真正的沉浸式体验历史!他们不仅仅是在做vr,他们是在用数字技术修复时光!】

【历史地理学专业学生表示,这案例可以写进论文了……】

【不然那些历史专家们为什么要跑到那儿去做研究呢?之前说还有一堆人在抬杠!】

【天啦,想到我们居然可以看到复原级别的咸阳宫,参加始皇帝的登基仪式,去洛阳神都里走一走,我就激动得想哭。已经买了清河古镇的票打算去三刷。】

这位海南博主的偶然发现,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人们对清河vr认知的新维度。它不再仅仅是一个体验好、技术牛的娱乐项目,其背后所蕴含的、那种近乎偏执的对历史真相每一个细节的尊重与追求,令人肃然起敬。

这则视频也彻底压倒了之前关于“虚拟”与“真实”的争论。能够精准复原一处早已消失的、连当地人都可能不知道的微小地貌,这种能力本身,就已经宣告了其内容的权威性和远超娱乐的价值。

“用技术修复时光”,甚至上了国家电视台的七点整新闻。

金教授、杨教授和易教授收到了许多同僚与朋友们的电话轰炸。

“好你个老金,我说你怎么忽然跑清河古镇去了,原来是有这样的好事!”

“老杨你不仗义啊,居然都不和我说一声。”

“易教授,那个vr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是都和黄道婆有关?”

几个人连忙解释了又解释。后来,又有很多电话打到了路晓琪这里,来自于各个渠道的,有的是打听背后技术,有的是想要寻求合作。

路晓琪一开始还很兢兢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