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5节(2 / 2)

但北京显然是相对于南京,朱棣为燕王时就藩于北平,这北京当是北平。

迁都之事,朱元璋也想迁。

但他想迁的地方是西安或洛阳,曾派遣朱标前去视察。

朱标回京后病逝,迁都之事就此而止。

【秦念:天子守国门的想法很好,后世对于你迁都北平以御外敌也称赞有加。】

就是北平。

看到“天子守国门”一词,朱元璋确定自己猜测无误。

以北平为京师,故而朱祁镇战败之后,瓦剌就兵临京师。

“北京保卫战”,实为保卫京师!

………

朱高炽本有迁都回南京的想法,如今他反倒放弃了这个念头。

——历史上明仁宗是因早逝而未能还都南京。

此前他想迁都,是因为每年需要从南方运大量的粮食到北京,漕运成本过高。

另外他为太子时在南京监国多年,熟知南京的情况,也无意再对外兴兵。

如今放弃迁都,则是因为得知罢边主和的后果是放任异族壮大。

【秦念:南北经济政治发展极其不均衡,迁都北京同样是你弥合南北的极大功绩;南京距离北境太远,北方异族将更加频繁袭扰北境并发育得更快,你朝的国祚只会更短。】

【朱棣:迁都关中如何?亦距北境不远。】

朱棣此问不是不愿再定都北京,而是询问有无更好的选择。

秦汉唐皆定都关中,又都是秦念认定的强盛王朝。

甚至父皇也曾有迁都关中之意。

【秦念:后世也定都北京。大航海时代,首都不能离海洋太远。】

这个“后世”必然包括秦念一朝。

各朝都从“海洋”一词,想到秦念此前所说的海外无主之地。

可秦念时期已然错过“大航海时代”,既然是以夜郎之弱面对三境强敌,她何不迁都关中避东海之敌?

关中为四塞之地,明显是国弱之时的首选。

【朱棣:朕明白了。】

秦念敢于在敌强我弱之时定都北京,直面海上之敌,朱棣又怎能再生迁都之心?

强汉两都皆在关中,防不住王莽篡国、亦防不住董卓入京。

盛唐定都长安,安史之乱同样两京皆失。

大明无千古一帝,然“天子守国门”亦是极高的赞誉。

朱棣再无顾虑。

【秦念:朱瞻基,你想要罢边主和,是因为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后三次却几乎没有战果?】

永乐七年,朱棣派丘福攻打鞑靼,多次叮嘱丘福不得轻敌,结果丘福还是中计,非要孤军深入,致使此战惨败。

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亲征漠北,击败鞑靼部,阿鲁台归降。

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亲征,大破瓦剌。

但朱棣之后的三次北伐,就几乎没有取得战果。

不过秦念并不觉得朱棣的北伐没有成效,哪怕是后三次北伐,也同样起到了削弱北虏的作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