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259节(1 / 2)

陈胜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秦末大乱,此言还只是引动野心,举世反秦的根源在于秦之苛政。

可这“杀豪强,分田地”,却足以动摇任何王朝的根基。

尤其是土地兼并致使百姓流离失所之时!

………

各朝豪强在此刻色变。

此前看秦念说“分田地”,他们对这个后世秦帝不免生出些轻蔑之意。

若无天幕作祟,各朝豪强必然不会轻易被皇帝迁徙他处。

这“分田地”之说,只会如王莽的井田制一般沦为空文。

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秦念分田地的方法,居然是“杀豪强”?!

一旦皇帝承诺杀豪强就将土地分给百姓,届时各地的盗贼流民,究竟会将矛头对准皇帝,还是转向他们这些地方豪强?

“贱籍全部归良,债务一笔勾销”——这更是掘他们的根!

所有奴婢、家仆、佃农、私兵,全都有可能叛离!

………

看着“重整山河”一词,嬴政知道秦念应是凭借“分田地”之法重得天下。

秦念的《告天下百姓书》,就应是与此相关。

“胜则山河重整,败则加速亡国”——

秦念这句话,甚至可以理解为“胜则山河重整,即便是败,也当让异族王朝加速亡国”。

此为霸道。

【朱元璋:朕甚是钦佩。】

若是以往,朱元璋看到秦念此言,只会勃然大怒。

可如今他已经记起自己也曾是布衣。

恨贪官污吏,恨地主豪强,恨至亲殁于饥疫,恨贫不克葬。

哪怕秦念此言借天幕传遍各朝,则土地兼并严重的王朝中后期,恐怕就要“加速亡国”。

亡明的异族,其姓氏为爱新觉罗。

这七人的声誉排名最低的也在中游,显然这个异族王朝远未到王朝末期。

秦念能够在此时重整山河,必是借助这“杀豪强,分田地”之说。

朱元璋不得不为之赞叹。

【秦念:农民均田之说,起源于你朝末期的农民起义。】

“杀豪强,分田地”是学自管理员的“打土豪,分田地”。

但秦念不好在皇帝群用这位的原话,所以改了前三个字,并将起源追溯至明末的农民起义。

“均田免赋”是李自成造反时的口号。

历朝历代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大多都有“均田”举措。

但这种举措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农民,而是统治阶层想要收取更多赋税。

明末的“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思想的一次重大进步。

虽然这一政治纲领未能得以实现,但依旧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秦念只说均田不说免赋,是因为在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免赋,只能算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时过于超前。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在均田上更进一步: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但在赋税制度上同样过于超前,一切财物归公,走的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绝对平均主义。

秦念突然想到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生于嘉庆十八年,按甲方给的人设,理论上秦念甚至能见到幼年的洪秀全。

【朱元璋:定是百姓活不下去,方有此言。】

朱元璋已经明白,想方设法阻止百姓起义并没有意义。

倘若百姓活不下去,再怎么设防也无济于事。

大明亡国不在于农民起义,而在于朝廷治政无能,致使民不聊生。

朱元璋只叹“起义军中没有刘邦这样能够整合各方势力的政治家,让异族入关捡了漏”。

【秦念:刘秀,你看朕说的这一策,是否可行?】

秦念推演在嘉庆年间造反,唯一能够成功的办法就是“杀豪强,分田地”。

嘉庆皇帝死后就是道光皇帝,而洪秀全是在道光三十年建立太平天国。

可见此时的百姓早就苦于土地兼并以及繁重的赋税。

而放在西汉末年,这个办法就算救不了西汉,也能让扒权贵豪富几层皮。

【刘秀:秦皇大才。】

【刘秀:借天幕之利,朕可以迁移豪富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朕无法确保后世所有汉帝会坚持迁徙之政。秦皇可有根治土地兼并之策?】

“杀豪强,分田地”之说已经传遍天下。

唯有土地兼并问题得到遏制,农民不失地,赋税不严苛,才能防止有心之人以这六字掀起动乱。

但刘秀只能确保自己治下能限制豪强。

刘庄刘炟或许也可以。

但刘秀无法保证后世不会出现元帝那样“以德治国”的皇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