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权谋帝王心 第56节(1 / 3)

他缓缓睁开眼,适应着室内的光线,昨夜那些亲密的画面后知后觉地涌入脑海,让他的脸颊不由自主地又开始发烫。

他拥着被子坐起身,发现身体虽仍有些虚软,但精神却比前些日子清爽了许多。

窗外传来隐约的操练声和市井的嘈杂,提醒着他,这座城池正在从创伤中复苏。

侍女听见动静,端着脸盆和衣物进来伺候他梳洗,并轻声禀报:“公子,世子爷一早便去议事厅了,吩咐奴婢们不得打扰您休息。早膳一直温着,您是现在用吗?”

“嗯。”楚玉衡点了点头。

洗漱完毕,用过早膳,他并未如往常般立刻拿起书卷或文书,而是对侍女道:“备车,去城外隔离区看看。”

侍女有些犹豫:“公子,世子吩咐……”

“无妨,我只是去看看情形,不靠近病患。”楚玉衡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他需要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亲身感受朔州恢复的脉搏。

马车驶出王府,穿过街道。

街市上虽不复往昔繁华,但行人已多了起来,商铺也陆续开门,人们脸上虽仍有疲惫,却少了之前的恐慌与绝望,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平静与对未来的期盼。

到达隔离区外围,他看到原本密集的帐篷区已经稀疏了不少,医官和志愿者依旧在忙碌,但秩序井然,空气中弥漫的更多是药香而非死气。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欣慰。

与此同时,朔州王府议事厅内,气氛却是严肃而专注。

萧彻听取了关于军备修缮、阵亡将士抚恤、流民安置与归化、春耕准备等各项事务的汇报。

李崇文、张士珩等文臣也被邀请列席。

起初,这些自京城而来的文人还对北地武将主导的议事氛围有些不适,但当他们听到萧彻条分缕析地处理各项事务,思路清晰,决策果断,且极为重视民生恢复时,眼中的惊异渐渐化为信服。

萧彻也有意考较他们,将一些关于户籍整理、税赋调整初步设想的问题抛给他们讨论。

李崇文等人精神一振,引经据典,并结合一路北上的见闻,提出了不少切中时弊又颇具操作性的建议,虽有些理想化,但其才学与热忱,让萧彻和在场的一些朔州属官都暗自点头。

“诸位先生所言,颇有见地。”萧彻肯定道,“如今朔州百废待兴,正需集思广益。后续诸多细则,还望诸位先生能与王府属官共同参详拟定。”

这是正式给予了他们参与朔州政务的权力。

李崇文等人激动不已,连忙起身应承。

傍晚,萧彻回到王府,得知楚玉衡白日里竟出了门,先是心头一紧,随即又无奈地笑了笑。

他知道,他的玉衡并非需要被圈养在温室里的娇花。

他在书房找到了楚玉衡。

楚玉衡正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渐沉的夕阳,身姿挺拔如竹,侧脸在暮光中显得沉静而隽永。

萧彻走过去,自身后轻轻拥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窝,嗅着他身上清冽的气息,一日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

“听说你今日出去了?”萧彻低声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嗯,去城外看了看,情形好了很多。”楚玉衡放松地靠在他怀里,轻声回答,“见到李大人他们了?”

“见了,确是有些真才实学。”萧彻将议事厅的情形简单说了说。

楚玉衡静静听着,末了,轻声道:“人才如水,汇聚方能成势。只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用之,亦需察之。”

萧彻明白他的意思,是提醒自己既要用人,也要保持清醒的审视。

他收紧了手臂,将人转过来面向自己,看着他清澈睿智的眼眸,心中满是熨帖。

“有你在身边,我便觉得,再难的事,也有了方向。”萧彻由衷地说道。

楚玉衡抬眼看他,夕阳的余晖在他眸中映出璀璨的光彩,他微微一笑,并未说话,只是伸出手,轻轻回抱住了萧彻的腰。

窗外,朔州城华灯初上,灯火在渐浓的夜色中次第亮起,如同星星点点希望的火种。

而室内,相拥的两人,便是这新生之地最坚实的核心。

第92章 月下交融

书房内,暮色渐沉,最后一丝天光被夜幕温柔地吞噬。

侍女早已悄然入内,点燃了烛火,橘黄的光晕在室内铺开,将相拥两人的身影投在书架上,拉长,交融。

萧彻抱着楚玉衡,感受着他清瘦身躯传来的温度和淡淡的墨香、药香混合的独特气息,心中那份因白日政务而紧绷的弦彻底松弛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私密的渴望在血管中无声地涌动。

他低下头,鼻尖轻轻蹭过楚玉衡敏感的耳廓,感受到怀中人细微的颤栗。

“累不累?”萧彻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热气拂过楚玉衡的颈侧。

楚玉衡轻轻摇了摇头,脸颊贴着他坚实的胸膛,听着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