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闻此,默念《悲愤诗》,不住点头,道:“虽是小儿之言,也有几分道理。这是你自己想的?”
曹丕道:“此乃郭氏所言,孩儿之前心里也这么想,只是不如她说得透。”
曹操听了,了然道:“蔡琰也是她向你举荐的?”
曹丕笑道:“什么事都瞒不过阿翁。诗云: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女子重情,又善将心比心,古来皆是如此。
孩儿听了,便想起近日阿翁多招青冀名士一事,先蔡中郎与阿翁交好,又有曹大家的先例。既然要勘定经书,孩儿认为召继蔡中郎遗志的女儿蔡琰也在情理之中。”
曹操问:“若她不来,当如何?”
曹丕笑了:“论私,她乃阿翁旧交之女,且身世孤苦,阿翁怎会为难她?”
曹操颔首,道:“你且回去,容我想想。”
作者有话说:
1蔡文姬……怀抱。-参考《诗镜总论》陆时雍
2士之……说也。-《诗经》
3好的诗歌……种种不同。参考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
第27章
曹丕回来,就见郭柔沐浴过,坐在榻前晾头发,听见母子“咿呀”“咿呀”的笑声。
他遂上前,便见丽奴躺着,双手抓着薄被,一会盖上脸,一会拉下被,眉眼嘴巴都在笑,似乎在与母亲捉迷藏玩。
郭柔听得脚步声,转头看来,说:“我刚叫他们炖鹿肉吃,你先去沐浴。”
曹丕俯身朝丽奴做了个鬼脸,逗得丽奴咯咯笑,才去了。去了半天,他散着头发,披着衣裳回来。
郭柔见他发未干,起身按他坐下,自个随手拿发带束发,说:“你与丽奴玩,我给你擦头发。”说着,搬过杌子坐了,取来布巾给他绞头发。
丽奴见换了人,翻身转头朝曹丕爬来,脸上带着笑意儿。曹丕拍着手掌,口里嘬嘬叫着。郭柔气得扯了下他耳朵,道:“教坏丽奴,我告诉君姑去。”
曹丕笑了一下,改口道:“丽奴,来阿翁这里。”
郭柔道:“君姑见了草编的玩意,喜欢得紧,说到底是你有孝心。”
曹丕道:“阿翁瞧着是喜欢的,立刻叫人摆上了。蔡伯喈女的事,阿翁当面未应允,但已准了七八分,静待佳音。”
郭柔道:“我要早备书信,你替我参考。”
丽奴爬来,曹丕抄起他抱在怀中,拍着他的后背,道:“我不知你竟这么喜欢蔡伯喈女。”
郭柔换了个布巾继续擦,笑说:“虽未谋面,然神交已久。”说着,悄悄凑近耳语:“我听人说,蔡中郎是张平子转世。”
“啊!”曹丕叫起来。
郭柔道:“道听途说,打发时间而已,不必如此惊讶。”
“这小子拽住我头发不松手。”曹丕龇牙歪着头道:“你快帮帮我。”
原来曹丕黑发滑落身前,丽奴眼疾手快地抓住就往嘴里塞。二人又哄又骗,丽奴才松开手。
曹丕将头发拢到背后,翻过丽奴,照着他小屁股轻轻呼了一巴掌,恨恨道:“你是专克我来的。”
郭柔掩口而笑,道:“放回榻上,给他布老虎玩。你要兰膏,还是木樨膏?”
曹丕回:“与你一样。”
郭柔从小漆盒中挑出一些兰膏,在手心化了,细细涂在他乌发上。待两人收拾妥当,侍女提着食盒进来。乳娘将丽奴抱走喂奶。
侍女摆好饭,郭柔与曹丕对案坐下。她道:“你尝尝这道炖鹿肉,一回来就叫人做上了。”
曹丕吃了一块,赞道:“肉质鲜嫩,滋味入里,你也快吃。”两人将一碗炖鹿肉分吃得干净。
“明日再做。”曹丕道。
郭柔觉得美味,连声附和,可到了深夜,后悔莫及。空中一轮银月,如浸水中,那水屡起波澜,那月聚了散,散了聚,总也看不清。
交了四更,郭柔无力靠在曹丕怀中,道:“都是那碗鹿肉的错。”吃完饭,心里燥热,一直到现在还未睡下。

